有一种羞耻,是被父母夸出来的

 直销人   2020-10-11 17:49   0 条评论
直销公司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时政法规
行业研究 行业课堂 如何找人 公司排名
公司大全 产品排行 直销创富 直销俱乐部


就在上周,一向听话乖巧的直销公司排名大全表妹突然和她的妈妈大吵了一架。 吵架的理由说来不可思议,居然是因为她妈妈那条充满赞美的朋友圈—— “今天是宝贝女儿第一天入职,我直销创富俱乐部真为她感到骄傲,相信她一定能在三年内当上销售总监!” 对此,她妈妈很不理解,自己一向都很注重鼓励和赞美孩子,为什么这次女儿会如此愤怒? 细究之下,我才明白表妹的苦衷。 在她看来,自己只不过刚毕业,做着一份普通的基层工作,未来一切还是未知。 现在却突然一下子被妈妈捧上天,非常不适应。 况且,类似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无数次。 她很愤然:“她总是这样夸我,以至于每次回家面对亲朋好友时,我都羞愧得无地自容,仿佛自己撒了个弥天大谎似的。” 也许在很多人看来,只有被嘲笑、被贬低、被羞辱时,我们才会感到不适、不悦。 但其实这些负面情绪有另外一个重要来源,就是父母脱离实际的夸大赞美 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称之为「侵蚀性夸大」。 过度夸奖,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阻碍,往往是隐蔽而致命的。 在法国著名作家罗曼·加里的自传小说及电影《童年的许诺》里,就详细诉说了由母亲过度赞美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。             


 罗曼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,从小跟随着母亲,在战乱时代颠沛流离。 为了给儿子尽可能多的爱,母亲坚持不婚,奋力拉扯他直销如何找人长大。 她坚信,儿子就是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奇迹,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。 同时,她把这个信念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 曾经有好几次,母子二人遭到邻里的污蔑和挑衅。 为了拾回支离破碎的尊严,母亲带着7岁儿子挨家挨户地敲门,在所有邻居面前宣扬道: “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跟谁打交道!我儿子将来是法国大使、军团的荣誉骑士、伟大的戏剧家!”             后来即便儿子数学屡次考零分,她也会坚定鼓励道: “他们不了解你!你将来会是出色的文学大师,会拿诺贝尔奖!你的名字有朝一日会出现在学校名人墙上! 儿子24岁加入法国空军的时候,她还当着所有士兵的面,大声对儿子说: “你一定是第二个纪纳曼(法国传奇式空军英雄)!” 可以说,在罗曼的整个成长过程中,母亲把内心的信念和期待化作各种夸大性赞美,日复一日地灌注进儿子的身体思想里。 可遗憾的是,这一切都是基于母亲自己的欲望与期待,并没有顾及到孩子现阶段的实际需求。 她时刻以一个完美的标准去推动孩子跳跃式成长,无法接受孩子的现状不如她想象般优秀。 罗曼12岁的时候,在学校遭受到了同学的霸凌。由于不堪忍受对方侮辱母亲,他狼狈地逃回家里,寻求安慰。 但母亲却狠狠地打了他三个耳光,并严厉地告诫他,要像个勇士一样去面对问题: “要是下次再有人侮辱你的母亲,我要你为我挺身而出。无论会挨多少拳头,甚至可以牺牲生命。”             在母亲夸大赞美和绝对高要求下,罗曼度过了痛苦而残缺的一生。  


 自记事以来,罗曼就常常在两个极端来回穿梭着。 有时候,面对着母亲坚定而意味深长的眼神,他会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无所不能,可以达成任何事情; 而有时候,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种种挫败,又充分暴露了他的平凡与无能。 为了保护自己内在的希望、骄傲和自尊,对抗真实自我的脆弱与无能,他慢慢形成了分裂 一方面,他延续了母亲的侵蚀性夸大,形成超人自我,并表现出一种嚣张的气焰和优越感。 高中的时候,罗曼得知了母亲患有糖尿病,心中产生了一种紧迫感,迫切想要母亲尽快见证他的功绩。 于是,他把自己当成了最年轻的托尔斯泰,休学躲在房间里,没日没夜地写小说,以此达成母亲生命中的完美结局。 但这个超人自我仅仅是来自母亲臆想的信念,并无实体的支撑,所以很容易瓦解。 后来,在一家周刊发表了一部中篇小说,收获短暂的成功以后,他便陷入了漫长的瓶颈期。 为了防止超人自我的瓦解,逃避挫败而引发的羞耻感,他选择了撒谎—— 把各种周刊上一些别人的文章剪下来寄给母亲,并宣称是自己用笔名写的。             同样,在军营生涯里,罗曼也同样选择了撒谎。 在任命军官的时候,在接近300人的队列里,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当上少尉。 但他在母亲面前给自己找了个完美的借口—— 因为自己太有魅力,迷倒了军官的妻子,引发了军官的嫉妒,才没有当上少尉。 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谎言,罗曼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假像。 但另一方面,他又必须承受着真实自我痛苦的低自尊和耗竭状态,像一个无法独立行走“丑陋的怪人”。 他无法独自面对真实的自己,只要一停下来,他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无价值和空虚。 而似乎只有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,努力追赶来自母亲的信念,才能找到存在的尊严。 因此,无论何时何地,他都在幻想着母亲拄着拐杖,充满期待而又咄咄逼人地向自己走来的样子。 甚至在自己摔断腿,患上疟疾差点致死的时候,他都随时随地听从母亲的呼唤—— 你是未来的文学大师!你是未来的法国大使!……              为此,在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里,他像个永动机一样,一边打仗,一边写作,一刻都不敢停歇。 多年以后,他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,名声大震。后来,他还立了战功,获得了勋章,并当上了法国大使。 母亲的夸大,最终驱使着他达成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。 可他的内心,却走向更加破碎的境地。 因为在此之前,母亲早已悄然离世。
但在弥留之际,她写了200多封信,委托朋友定期寄出,继续激励儿子勇往直前。            在得知真相以后,罗曼整个人都崩溃了。 那么多年来,为了成为母亲口中完美的样子,不惜通过谎言和幻像去推动自己,逼迫自己快速成长,达成各种目标。 可母亲的去世,让一切都失去了支点和意义。 他再也无法让自己自信起来,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为何而活。 在生命后期,罗曼被各种幻觉折磨得不成人形,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轨迹。 最后,他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             
 


 
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,虽然从中会感受到一丝沉重与压抑,但依然忍不住潸然泪下。 终其一身,罗曼的母亲就算拼尽全力,也只能活成一个平凡而坚韧的妇人。 于是,她把儿子幻化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,来安抚自己脆弱而敏感的自尊。 她用自己所能想象得到的各种美好信念,浇筑成了一件华丽的外衣,并在各种侵蚀性夸大的过程中,一点一滴地套住了儿子。 她不断想象儿子功成名以后的各种光鲜亮丽,但却没有想到,一旦这件信念的外衣随着她的死亡而瓦解的时候,儿子终究也会跟着崩塌。 或许,这样的母爱很伟大,但却过于沉重。 相比之下,我更欣赏泰国公益短片《豆芽》里那位妈妈的做法: 始终立足于当下,给予女儿同频的回应。 
短片里的母女靠在菜市场卖菜为生。 有一天,女儿发现对面摊的豆芽卖得特别好,便突发奇想问妈妈: “我们可以种豆芽来卖吗?” 看着女儿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神,妈妈微笑地答应了。             第一次种的时候,由于没有经验,豆芽枯死了。 看着女儿略带惆怅和失望的眼神,妈妈微笑着安慰道:“没关系,我们再试试。” 第二次,母女两人一起查阅书本,换了一个种植的地方,但因为忽略了浇水这个环节,豆芽还是枯死了。 就在女儿一筹莫展的时候,妈妈再次心生一计,带着女儿捡了许多塑料瓶子回来,戳开一个个小针孔,做成了自动浇水装置,成功养活了豆芽。 这是一个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短片,里面的小女孩后来获得了奖学金,并一直攻读到了博士学位,目前正在瑞典做研究。 她说,自己的梦想就是从种豆芽开始的。 当豆芽成功破土而出那一刻,她心中追逐梦想的信念,也在跟着生根发芽。            回顾整个过程,妈妈并没有提前给她预设美好的结果,也没有给予过度的鼓励或夸奖。 而仅仅是立足于当下的处境,正视眼前的困难,与女儿同在。 她接纳女儿的平凡,并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,帮助和支持女儿走出困境。 这让女儿有了一次深刻的尝试,并且衍生出勇敢探索的动力,不断成长。 

并且可以预想到,即使女儿最后没有成为博士,只是个普通人,在妈妈这样的同频下,她也可以拥有一个活在当下、稳定安定的内心。

 

因为她无论什么状态,都是被允许的,也是被支持的。

 

反过来设想一下,如果女儿一开始就得到了妈妈不加思索的夸大赞美,或被预设为未来伟大的植物学家。


也许她可以获得一个暂时的荣誉与满足。但在面对现实的落差时,她也往往会感到更加挫败和痛苦。



写在最后 我其实很理解很多父母都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渴望,并且真心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不错。 但我也希望能父母们能警惕避免用侵蚀性夸大的方式,盲目地把孩子推向神坛,因为这将加剧孩子面对现实的孤独与脆弱。 其实,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比起夸大性赞美,更需要的是同频的回应,以此来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—— 既能维持自尊,也能忍受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平凡,从而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。 而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,便已足够充实和完满。END 
版权声明:本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,感谢原作者辛苦的创作,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zhixiaocf.com/1298.html
版权声明:项目均采集于互联网, 直销人 无法审核全面,如有违规,请联系我们删除!!

《本站免责申明》 《联系我们》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